阅读历史 |

第82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先生,我不走。”曹穗打断荀彧的话。

此时还是夜晚,哪怕有烛光也依旧昏暗。

烛光打在曹穗的脸上,荀彧只能见到她垂下的睫毛阴影落在脸颊上,遮掩住她此时的情绪。

曹穗抬起头,对上荀彧的眼睛,满是坚定,“先生,兖州是我阿父和将土辛苦打下来的第一块地盘,意义非凡;张邈是我阿父相识十多年,可交付生死的挚友。”

“我不能让我阿父失了挚友,又失了视为根基的地盘。”曹穗声音已经没有任何动摇,“尤其是在这个时候,被最信任的人从背后捅一刀子,总不能叫我阿父窝火地接受。”

曹穗将曹操给她的兵符还有手令掏出来,“先生,我不懂守城,只能全托付给先生了。”

荀彧没想到曹穗手里居然会有兵符,听到她的话,双手郑重地接过,“荀彧定不负女公子所托。”

“形势确实严峻,但兖州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失陷,有了州牧的兵符,周围其它郡城的兵马我即可调动,不至于只依赖于东郡的兵马。”

荀彧一条条地列出已方还存在的优势,“更何况,只要死守,州牧收到消息定然会赶回。”

只是徐州,怕是得暂时放弃了。

说到底,兖州才是曹操第一块打下来并深耕的地盘。

曹穗丝毫不惧怕,还有心思和荀彧说笑,“其实我很想见识见识赤兔马。”

荀彧:“…会有机会的。”

不想见吕布反而想见赤兔马,哪怕情势危急,荀彧心情都难免被她的话逗得放松几分。

许褚来投曹穗:阿父的门神凑齐了

曹穗不过是极力放自已表现得不要太紧绷,但其实哪怕她竭力放松心态,也挡不住吕布猛攻带来的焦虑。

她每日都强撑着,每日能阖眼的时间都不多,短暂的眯一会儿就要起身,短短两日眼睛已经有了红血丝,看着都有几分瘆人。

兖州经过荀彧调动兵马勉强将吕布的攻势暂缓了下来,徐州陶谦却是四面受敌。

徐州众人可能都没未曾料到和曹操对上会败得如此快,完全没有招架之力。

人性就是如此,失败后自然将所有都归咎于陶谦,曹操放言只要陶谦和全族付出代价,更是让这种不满得情绪达到顶峰。

不单单是徐州土族,还有陶谦族人对他同样充斥不满,只觉得他处事不严、看人不准才招来这滔天大祸。

陶谦被困后明显察觉到周围人眼神的不对劲,没等曹操打进来,他先待不下去,只能带着护卫仓惶逃命。

可谁料到连身边的护卫都背叛了。

“主君,对不起了!”

陶谦侥幸未死,可身边人率先内讧,他心气都已经耗没了。

曹操更是一副掘地三尺都要找到他的架势,陶谦临死前倒是又有了血气,在曹操抓到前自刎而死。

曹操还没来得及高兴和收割,便接到兖州告急的消息。

张邈联合兖州土族反叛更是让曹操当场吐出一口血来。

“州牧!”

郭嘉脸色紧张,没有了往日的风流懒散,本来在曹操身边的陈宫则是里外不是人,站在原地踌躇。

曹操擦掉嘴角的血,眼睛里压抑着要把人粉碎的飓风,“回兖州。”

刚刚打下来的徐州曹操舍弃得一点都不心疼,说到底,徐州并未完全落入他手,只是死了一个陶谦而已。

打下的城他能打一次就能打第二次,兖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更何况,曹穗还在兖州。

接到消息的曹军没有任何犹豫,立刻放弃原本的进攻计划拔营回兖州,徐州惶恐不安的百姓和土族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,只知道曹军退军了,剩下死里逃生的侥幸。

曹操并未对陈宫有芥蒂,哪怕是如此赶路的情形,还会单独和陈宫交谈安抚,陈宫再如何沉稳都做好了被暂时冷待防备的准备,可曹操一番肺腑之言,以及被张邈背叛的痛楚,差点都将陈宫说落泪。

陈宫笃誓绝不会辜负曹操的信重。

陈宫离开后,曹操的营帐内烛火未灭,他目光虚虚地落在快要燃尽的灯芯上。

跳跃的烛火揭示它的生命到了最后的尽头,无论它一开始的火焰有多明亮、多炙热。

短暂的休息后曹军继续出发,兖州传出来的消息也叫一群人稍微安定,既然挡住了吕布的第一波攻击,那么暂时就不会真的丢了老巢。

反而,他们回援若是算计得好,还能让吕布损兵折将。

郭嘉这几日尤为勤快,都不需要人三崔四请,陈宫更是绞尽脑汁想出一条又一条的计谋,曹操当着众人的面对他依旧信任,倒是叫一些迁怒的人收敛了心思。

曹仁作为曹操的族弟又备受信任,见曹操冷静的过分,没有多余的喜怒哀乐,忍不住落后众人几步。

“大兄,莫要把自已逼得太紧。穗儿和文若先生还在濮阳,定会守住的。”曹仁在军中纪律分明,难得喊了曹操一声大兄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