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来 第2276章(2 / 4)
知道多少豪阀女子,大族妇人,每当高楼处起光亮,就要遥遥望去。
曾经的年少神童,天授一般的才学,后来的翩翩佳公子,再到后来朝廷栋梁和一国砥柱,以文臣身份领兵,挽大厦于既倒,当他每次从官衙返家,或是从边疆沙场返回,便常有侍女提着灯笼在藏书楼渐次登高,最终只有一袭白衣,独自凭栏而立。
他看着天下,她们看着他。
此人在京郊,设“余愚园”,一年四季皆有花开,各色珍贵花卉俱是名本,传闻园内仅是花农便有数百人之多,搜刮各国名石,凡有古人雅士铭文之石,不惜一掷千金都要购买而来,主人却是暴殄天物,只将它们全部堆砌成一座假山,但是每年重阳节,巨园对所有人开放,不论身份贵贱,每人只需携一枝茱萸,便可以入园,在那座假山拾级而上,登高饮酒。据说每次重阳过后,酒宴散去,遗落在假山上边的香囊和绣鞋不计其数。
他还曾亲手营造出一座“再无剑馆”,别称“陆地珊瑚殿”,此人喜好收集天下名剑,藏于此地,曾经被他悬佩过的长剑,在江湖上现世且有据可查的,传闻有五把。
可惜南苑国京城一役,朱敛身死。
风流不见朱南华,寂寥江湖一百年。
女子再不是什么山神娘娘,委屈极了的她,蹲在地上大哭起来。
不知何时,穿着布鞋的朱敛已经蹲在她身边,动作轻柔,摸了摸她的脑袋,微笑道:“谢洮,你还是这么爱哭啊。”
几人著眼到青衫
碧波浩渺水云天,好个人间仙境。
湖中总计千余座岛屿,星罗棋布,碧绿盘中螺蛳壳。
邻近大木观、湖君祠庙所在的湖心“祖山”,不远处两座大小悬殊的岛屿,两者相距不远,隔水相望。
那座较大的玉簪岛,岛上宫观府邸鳞次栉比,因为湖君宫花喜好清静,不愿意外人登上祖山,故而玉簪岛本就是秋气湖的待客之地,如今四国君主都在此下榻歇脚,此外还有几位与秋气湖关系较好的山水神灵,都有意与各国朝廷保持距离,既不刻意疏远,也不如何亲近,但是双方心知肚明,这种关系只是暂时的,各国朝廷后明或暗都在进行一场无形的瓜分天下,练气士可以腾云驾雾,行踪漂泊不定,山水神灵可以闭门不出,但是聚拢天地灵气的道场和享受人间香火的祠庙,总归是站定了的,况且祠庙香火,来自百姓,而烧香的百姓,终究各有籍贯归属,朝廷官府如果铁了心让一座淫祠失去香火,只需在几条主要官道上设关拦路即可。
附近螺黛岛,则被大木观临时划拨给那些自立门户的神异鬼怪和山泽野修,还有一拨近二十年间名声鹊起的武学宗师。
如果未能登上这两座岛屿的,自己就该心里有数了,说话嗓门别再那么大,只因为在秋气湖眼中,你们属于不入流的。
玉簪岛上,有场极为难得的故人重逢,早年相互间又无什么解不开的死仇怨怼,所以今天这顿酒,喝得都很轻松惬意。
攒此酒局的,正是唐铁意,这位属于篡位登基的北晋国新帝,腰间佩刀名“炼师”,是一件名副其实的山上重宝。
绰号臂圣的程元山,当年因为贪生怕死,啥事都没做,确实活到了最后,本来可以捡个大漏,就因为胆小怕事得过分了,却也一并错过了登上城头的那桩仙家机缘,最后他就干脆秘密投靠了登山修成仙法的俞真意,总算得偿所愿,被赐予一桩仙家造化。
昔年南苑国太后周姝真,敬仰楼的旧主人,自从她转去炼气修行十数种再不是空中阁楼、什么屠龙技的仙家吐纳法,周姝真就卸任楼主之位,开始专心修道了。
不同于其余仙府的练气士,坐拥一座秘籍数量和品相皆冠绝天下的藏书楼,传闻其中不乏仙书,她大可以挑肥拣瘦,当年被敬仰楼视为无稽之谈的那部分鸡肋书籍,前些年都被她亲自分门别类,再小心翼翼搁放到了最高一层,设置了一道山水禁制,也是从一本旧书现学现用的符阵术法。
这几个昔年名动天下的武学宗师,都是明面上的洞府境练气士了。
只是哪怕各有藏掖,可能境界更高,但是相较于那个已经是龙门境瓶颈的南苑国太上皇魏良,他们还是逊色不少。
此次参加秋水湖议事,是他们时隔多年的第一次碰头,得以暂时抛开身份和个人恩怨,不曾想再次见面,都换了同一种身份,练气士,他们一时间皆有不胜唏嘘之感,许多曾经共处一座江湖的前辈老人,早已故人零落作了古。
当然在这里并无确定名称的境界划分,山上暂时只有两道公认的门槛,第一道门槛,就是练气士能够存养灵气于人身小天地。
至于第二道门槛,自然就是唯湖山派高君所独有,能够做成志怪书上所谓的阴神出窍远游,当真是匪夷所思,妙不可言。
一边喝酒一边赏景,他们谈论的内容,绕不开魔头丁婴、少年剑仙陈平安,春潮宫周肥、鸟瞰峰陆舫等人,再往前一点,当然就是那个谁都不曾见过的武疯子了。
程元山大声笑道:“年少时学习枪术,总觉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