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10万牧民归顺,当然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,只是文彦博觉得,最多能给直道添一点工人,至于别的用处,他还没有看出来。相反,收了小弟,就要给钱粮军饷,虽然国库还有钱,可文彦博不愿意浪费在蕃部身上。 &esp;&esp;身为枢密使的狄青显然比文彦博高明无数倍,他觉得这是个天赐良机,只是该如何操作,狄青还没有想得很明白。 &esp;&esp;术业有专攻">
阅读历史 |

第592章 十万大军(1 / 3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10万牧民归顺,当然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,只是文彦博觉得,最多能给直道添一点工人,至于别的用处,他还没有看出来。相反,收了小弟,就要给钱粮军饷,虽然国库还有钱,可文彦博不愿意浪费在蕃部身上。

&esp;&esp;身为枢密使的狄青显然比文彦博高明无数倍,他觉得这是个天赐良机,只是该如何操作,狄青还没有想得很明白。

&esp;&esp;术业有专攻,玩阴谋诡计,他的确不如王宁安擅长,所以狄青就把王宁安请了过来。

&esp;&esp;“景平,有什么主意?”

&esp;&esp;有了字,称呼起来的确方便了许多。

&esp;&esp;王宁安微微一笑,“凡事正本清源,只要分析清楚,为什么会有十万人归顺大宋,也就知道怎么对症下药了。”

&esp;&esp;狄青颔首,主动说道:“青唐的东部,洮水以西,这一片地区本就是汉夷混杂之地,唃厮啰在时,这里是长子瞎毡的地盘,父子两个早就貌合神离。董毡在两年前,囚禁了瞎毡,最近听说唃厮啰死之后,瞎毡也被处死了。只是人虽然死了,但是势力犹存,这些蕃部,多则上万人,少则几百人,并不服气董毡,相反,他们尊奉瞎毡的儿子,木征在这一带有强大的号召力。”

&esp;&esp;狄青分析道:“这一次董毡派鬼章来大宋出使,应该就是希望得到大宋的封赏,然后名正言顺,挥军经略洮水以西之地,收服所有蕃部,恢复他父亲时代的势力。”

&esp;&esp;不得不说,狄青不愧是一代名将,把整个局势看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

&esp;&esp;王宁安笑道:“王韶和野利遇乞他们针锋相对,大把的钱撒出去,又制造谣言,说董毡弑父杀兄,十恶不赦,还说他勾结西夏,要出卖青唐……故此这些蕃部为了自保,才会争相归附大宋。”

&esp;&esp;“局面很清楚,下面就应该想好,我们要什么。”

&esp;&esp;“当然是要整个青唐!”狄青笑道:“陛下开疆拓土之心,比起以往都要强烈无数倍,咱们可不能寒了陛下的意。”

&esp;&esp;王宁安又道:“那吞下青唐,最大的敌人是谁呢?”

&esp;&esp;“有两个,其一是董毡的十万大军!”

&esp;&esp;提到这支人马,狄青也感到了强烈的压力。

&esp;&esp;青唐可不是弱鸡,河湟之地盛产战马,唃厮啰又是一代枭雄,连元昊都被他打得落花流水,青唐的骑兵,足以和西夏抗衡。

&esp;&esp;要想拿下青唐,就必须解决掉这一支强大的敌手。

&esp;&esp;“其次就是西夏的李谅祚,如果我大宋占据青唐,就会形成包围态势,西夏处境前所未有的艰难。李谅祚应该会有两个选择,或者结合董毡,共抗大宋,或者趁火打劫,在我们交战激烈的时候,袭取青唐。不管他采取哪种措施,都可能破坏我们开边大业,不得不防!”

&esp;&esp;“那狄相公以为,我们的战略应该是什么呢?”

&esp;&esp;“速战速决,越快越好,要主力决战,不能拖延时日,否则我们粮草人员不济,很有可能失败,而且时间长了,西夏人就有了从容准备的时间,于我们更是不利。”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狄青和王宁安一问一答,渐渐的就把整个战略勾画出来。

&esp;&esp;首先,青唐地势高峻,沟谷纵横,道路艰难。

&esp;&esp;如果大军劳师远征,迁延日久,必然后勤不济,粮食、牲畜、人员、兵器,消耗巨大,对于还十分孱弱的大宋来说,绝对不是好事。

&esp;&esp;而且一旦董毡化整为零,采用不断袭击的游击战法,大宋几乎是必败无疑,当年李元昊就是这么吃亏的,王宁安和狄青都不愿意重蹈覆辙。

&esp;&esp;所以最稳妥的办法,就是吸引董毡出战,在洮西之地,一举击败董毡,而且要打一场彻彻底底的歼灭战。

&esp;&esp;废掉青唐所有主力,为大军西征,扫清障碍。

&esp;&esp;确立了方针之后,再看眼下的局面,就有种高屋建瓴,俯视一切的感觉了。

&esp;&esp;招抚蕃部很有必要,却不是为了立刻掌控多少土地,而是要激怒董毡,诱使他出兵进犯,大宋才好一举拿下。

&esp;&esp;在历史上,王韶主持的熙河之战取得了空前成功,但是也留下了不少问题。

&esp;&esp;主要就是大宋当时的兵力孱弱,不得不收买当地的部落,给予各部头人很多权力,采用羁縻之策,才勉强控制。后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