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漆黑的夜色,飘飘洒洒的夜雨,使得破败的长生殿里有些阴冷,火堆也渐渐黯淡下来,杨璟就在三清像前打坐。 &esp;&esp;也不知是否因为此处果真是三清福地,杨璟只觉得格外的舒畅,入定了大半个时辰,便精神满满,气息充沛,竟然毫无睡意。 &esp;&esp;虽然那道童交托过,需是碰着危险或者古怪之事,才能打开锦囊,当杨璟可不信这一套。 &esp;">
阅读历史 |

第五百一十二章 松晏真人先知预言(1 / 3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漆黑的夜色,飘飘洒洒的夜雨,使得破败的长生殿里有些阴冷,火堆也渐渐黯淡下来,杨璟就在三清像前打坐。

&esp;&esp;也不知是否因为此处果真是三清福地,杨璟只觉得格外的舒畅,入定了大半个时辰,便精神满满,气息充沛,竟然毫无睡意。

&esp;&esp;虽然那道童交托过,需是碰着危险或者古怪之事,才能打开锦囊,当杨璟可不信这一套。

&esp;&esp;人的直觉有时候确实很准,甚至于有时会觉着即将发生的某些场景,似乎曾经发生过,但杨璟还真不太相信有人能够做到未卜先知。

&esp;&esp;历史上那些后知五百年的人,诸如写了推背图的袁天罡李淳风,以及明朝烧饼歌的刘伯温,这些人其实都只是写下一些笼统的词句,就看你如何去解读。

&esp;&esp;说得不好听一些,这一类语焉不详的预言,完全就是事后诸葛亮,事前猪一样,没发生之前也看不出个端倪来,发生之后怎么解读都精准无比。

&esp;&esp;当然了,诸如地震等一些大灾难之前,会出现鸡飞狗跳井水上升等征召,这就不属于这种神神叨叨玄之又玄的范畴,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了。

&esp;&esp;杨璟总觉得这松晏真人不简单,自然不是因为道童口中那些神乎其神的传说。

&esp;&esp;这松晏真人既然深得杨太后的宠信,那么她对朝堂规矩肯定是知晓的,既然与杨太后走得近,也就称不上什么清心寡欲的方外之人。

&esp;&esp;既然她沾染尘俗,就该知道杨璟是官家身边的红人,如果她不畏权贵,那么为何要派道童来迎接?

&esp;&esp;如果真的尊重杨璟,无论是杨璟本人,还是杨璟的官职和爵位,为何又没有亲自下山?

&esp;&esp;顾虑种种,杨璟心里越发迷惑,赵昀为何一定要让他来龙山观寻丹方?

&esp;&esp;这位松晏真人虽然抱的杨太后大腿,甚至敢拒绝给赵昀进献金丹,可这丹方关系到赵昀的康复,难道不该官家一句话,这些人就主动送上去么?

&esp;&esp;不,事情并非这么简单。

&esp;&esp;齐悬济身为御医,具有着极高的权威性,他已经下了定论,官家的身体之所以不好,就是因为丹药的余毒在侵害身体。

&esp;&esp;如果他们献上丹方,无异于承认丁大全的丹药来源于龙山观,也就是说,拥有丹方的人,才是残害官家身体的罪魁祸首!

&esp;&esp;如此一来,也就无人敢承认此事,承认此事就等同于承认是自己差点毒死了官家啊!

&esp;&esp;也正是因为这样,赵昀才会让杨璟过来,查清楚丹方到底出自谁人之手,虽然追究罪责不是主要目的,找回丹方,对症下药,清除余毒才是正经,但赵昀让杨璟来,应该是想让杨璟趁机将龙山观给清洗一遍!

&esp;&esp;杨太后不也曾经垂帘听政么,不也想让杨氏再度崛起么,这龙山观虽然只是道观,但却是与洞宵宫等宫观齐名的大观,道人多达千人,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!

&esp;&esp;将这一千多道士拉出去打仗,或者让这一千多道士谋反,自然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。

&esp;&esp;可整个朝廷的文武百官,乃至于地方官员,在崇拜道教的社会风气之下,大部分都会供奉这些道人,许多人也都将这些道人视为精神导师!

&esp;&esp;景灵宫和洞宵宫是皇家宫观,即便是杨太后都不能染指,除此之外,大家争夺的重点,便只有龙山观。

&esp;&esp;也就是说,这龙山观里头的一千多道士,足以影响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朝堂官员!

&esp;&esp;如此一来,虽然毫不显山露水,但事实上,杨太后暗中掌控龙山观,便等同于杨太后拥有着能够影响百分之七八十朝堂官员的潜力!

&esp;&esp;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之后,杨璟越发笃定心中的想法,一定要好好查一查这个松晏真人,一定要好好摸一摸龙山观的底细!

&esp;&esp;借着昏暗的火光,杨璟打开了那个锦囊,但见得锦囊上第一句话便写着。

&esp;&esp;“真言犹堪讲,缘何撞南墙。”

&esp;&esp;这是在说杨璟不撞南墙不回头,我这个松晏真人才刚刚提醒了你,让你不要随意打开锦囊,你却不听劝阻,不按本真人的规矩来,似乎早已知道杨璟要打开锦囊,所有的一切都在她的预测之中一般。

&esp;&esp;当然了,这不撞南墙不回头,约莫讲的一意孤行,那么接下来会不会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,不到黄河心不死?

&esp;&esp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