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51章(2 / 3)

加入书签

兴趣,自己看过那些书,那他懂点医术就很正常了。

她其实有心带个弟子,弟子学成了,要是愿意留下来,也是她的帮手。

所以她告诉方远:“等会儿看到他,让他来找我吧,我有点事儿要问问他。”

两人正说着话,江少华就到了。

他来的时候,同时还有个女病人探头探脑地走了进来,这人身边还有个中年人陪着。

在看到罗裳那一刻,他们才确定他们这次没找错人,这姑娘果然在山河路开诊所。

夫妻俩对视一眼,那男人客气地问罗裳:“罗大夫,您一会儿能不能帮我老婆好好瞧瞧?她这病可能有点怪,去过好几个医院都没治好呢。”

他没好意思说的是,夫妻俩也去了发功大会现场,但关一贺发的功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效果。俩人也偷偷怀疑,这个大师并没有什么真本事,可能就是吹出来的。

他们在剧场门口听到了程严的话,一大早就奔着罗裳来了。

罗裳请他们坐下,家属立刻把一沓厚厚的病历和检查单子递了过去。罗裳简单地瞧了下,先给病人切脉,就确认这个患者是真有病,不是装的。

她合上病历,跟家属说:“因为反复感冒伴其他全身症状,有医生曾推荐你们做这个扁桃体切除术,这个坦白讲,我坚决不同意。

病人有点蒙,她丈夫忙问道:“那为什么不行啊,有的大夫说,扁桃体割了,就不用担心发炎的问题了。”

罗裳却道:“每次感冒扁桃体就发炎,病根不在扁桃体这里。把它割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,反而会让免疫力受到影响,以后会很容易感冒,甚至引发其他病症。”

病人和家属其实也不想割,家属就问:“不割?那当然好,我们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?”

扬帆

又一个对手

“她这个病反复出现, 确实要难办些,跟偶发性的扁桃体炎治法不同。不过不用担心,我给她开几副药, 如果有效,天之内就能看出来。”罗裳看出这对夫妇俩信心不够强,就宽慰了一句。

“那太好了, 只要不切, 就算时间长点也没事。大夫你给我开药吧。”

女患者自己也非常不愿意动手术, 更不愿意自己身上的某个部位被医生切除。所以罗裳说她可以治的时候,女患者很高兴。

“对对,大夫你尽管开吧, 不用着急, 能治就行。”患者丈夫也站出来表态。

罗裳又给患者做了进一步的诊断,然后道:“她咽部反复患病, 时间长了,造成痰瘀热互结的现象, 所以用普通的清热消炎法是治不好的。”

说话间,她已经开始开药, 开完药时, 江少华已放下自己带过来的绿色书包,做好了工作准备。

罗裳便把药方递给他, 让他去给患者拿药, 同时还交给他一个任务:“药方上的药材配伍你看看。看看你能不能看明白这些药材在方子中都起什么作用。”

这时她头一次对江少华提出这样的要求,以前她都是直接让江少华或者方远拿药的。

方远隐约明白了罗裳的意思,他见江少华还在发愣, 就推了他一把,说:“还愣着干什么?老板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, 干活去。”

江少华答应一声,走到药房门口时,仍回头看了眼罗裳,心里却在想着罗裳这么做的意思是什么。

这对夫妻俩拿到药后,又听罗裳讲了下熬药时该注意的事项,这才离开。

他们前脚才走,罗裳就招手把江少华叫了过去,问道:“刚才那个药方,你知道出处吗?”

江少华摇头,他看的书有限,有很多方子还看不明白,出处就更不知道了。除了比较著名的桂枝汤、麻黄汤和白虎汤等药,其他的药方,他很多都知之不详,有些方子他甚至连听都没听过。

没能答出罗裳的问题,他多少有些惭愧,“不…不知道。”

罗裳也没指望他真知道,就告诉他:“出自于《医林改错》里的会厌逐瘀汤,会厌就是下咽部的软体结构。”

“你把方子里各种药材分类总结下,看不懂的,可以参考《神农本草经》,看看主要都起什么作用。”

“我还有病人,你去拿笔记,先把药方记上去,然后再分析一下。不会的我再告诉你。”

江少华却没动,仍站在罗裳面前,疑惑又期待地看着罗裳,犹豫片刻后他才问道:“老板,你为什么让我记这个?”

罗裳放下手上的单子,抬头看了他一眼,这才道:“我听方远说,你有一定的基础,也有这方面兴趣,而且你爷爷本来就是中医。所以我觉得,你大可以跟着我学几年。”

“如果你愿意,等你学成了,就留下来帮我,在我的诊所里工作。不愿意也没关系,你想去独自开业也成,想去医院上班也可以。”

江少华做梦都没想到,他就是来上个班,老板居然愿意培养他当一个大夫。

他感觉他短短的一生里竟遇到倒霉事了,从没想到自己也会这么幸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